约束理论与业绩的持续改善
每个公司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也有限。这些局限就称为约束条件。约束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业绩都受到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于是,约束理论发展出一种管理约束条件的特殊方法,以促进持续改善目标的实现。按照约束理论,组织要改进业绩,必须了解它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从而在短期内利用这些约束条件,从长期角度,则要找到克服这些约束条件的方法。
基本概念
约束理论重点从三个方面考察企业组织的业绩:完工效益、存货和营业费用。
完工效益是企业组织通过销售来赚钱的速率:从经营方面看,完工效益是销售收与诸如材料、动力等单位基准变动成本之间的差异。直接人工主要被看作是固定性单位基准费用,因而通常不包含在上述定义中。按照这种理解,完工效益与贡献毛益有关。
存货是企业组织在将原材料转化成完工效益的过程中投入的全部资金。
营业费用则是企业组织在将存货转化成完工效益的过程中投入的所有资金。
以上述三种业绩计量指标为基础,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完工效益、存货数量最小化以降低营业费用等。
管理目标的实现,即完工效益提高、存货数量最小化以及营业费用降低,将影响到三个财务业绩指标:净收益和投资报酬率将得到提高,现金流量将增加。在传统理念中,完工效益的提高和营业费用的降低是改善这三个财务业绩指标的关键,备受重视。而存货数量最小化的作用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与传统理念不同.约束理论把存货管理置于效为重要的地位。约束理论认为,存货水平下降,可以降低存货的持有成本,进而节约经营费用。增加企业净收益:约束理论还认为,通过比较低的价格出售更好的产品、对顾客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以及将存货保持在较低水平上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好的产品
产品更好意味着质量更高、同时企业有能力改进产品.并将这些改进后的产品迅速投放市场。产品改进是一个关键的竞争因素,新产品或改进后的产品应争取在竞争者能提供具有相似性能的产品之前,迅速地投放并占有市场。保持低水平的存货,就能更迅速地引入新产品,因为在引入新产品之前.需要处置或出售的旧产品(库存产品或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较少。
(二)较低的价格
企业要保持较高的存货水平就需要较大的生产能力,在设备和场地上投入较多的资金,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提前期。在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往往需要加班加点才能保证较高的存货水平。加班加点会提高营业费用,降低盈利能力。反之,存货水平低,就能降低持有成本、单位投资成本以及诸如加班费、特殊装运费用等营业费用。投资额和营业成本的降低,可以提高单位产品的贡献毛益,从而使定价决策更有弹性和竞争力。
(三)提高反应性
及时交货,是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及时交货与公司预测生产和交货所需时间的能力有关。如果公司的存货水平高于竞争者,那么公司的生产提前期将比行业的预计水平长。而且,在存货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很难分清生产和供应货物所要求的实际时间。而如果存货水平低,则就可以制定详细的实际提前朗,制定更准确的交货日期。同样,缩短提前期也是很关键的因素,因为,实际上缩短提前期等于减少在产品存货。如某公司持有10天的在产品存货,平均的生产提前期为l0天。该公司如能将提前期缩短至5天,那么公司就只持有5天的在产品存货。可见,存货水平的高低能够显示出组织的反应能力。因此,TOC强调通过缩短提前期来降低存货水平。
- 0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 ...2019-11-04
- 02总资产变动情况分析2019-11-04
- 03负债结构分析应该考虑 ...2019-11-04
- 04多种产品组合的盈亏平 ...2019-11-04
- 05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2019-11-04
- 06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 ...2019-11-04
- 07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 ...2019-11-04
- 08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 ...2019-11-04
- 09资产结构分析的目的与 ...2019-11-04
- 01财务报表的组成和分类2019-11-04
- 02债务转为资本2019-11-04
- 03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 ...2019-11-04
- 0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 ...2019-11-04
- 05资产的计税基础2019-11-04
- 06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 ...2019-11-04
- 07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2019-11-04
- 08借款费用的范围2019-11-04
- 09实收资本接受现金资产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