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优化的两种理念
(一)传统质量成本优化理念
传统质量成本优化理念假设:控制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与故障成本(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控制成本的增加,故障成本将逐步降低,并由此带动总质量成本的下降。但是,总质量成个的下降过程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实际情况是:当控制成本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总质量成本会由逐步降低反转为逐步增加。在这一过程中,质量成本由下降到上升的“转折点”就是最低(最优)的质量水平。在这一点上,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之间实现均衡(两者相等),并以此界定了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可接受的质量水平”是传统成本优化理念的特征,其依据是人们对“次品”概念的传统理解——只有当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超出了标准质量特征值所规定的可接受的限度(一般为土、下限)时,产品才是次品。根据这个观点,只省当产航成为次品时才会发生故障质量成本。这种传统理念不但允许而且鼓励一定数量的次品生产产。
(二)现代质量成本优化理念
20世纪70年代后,传统的质量成本优化的理念受到质量零缺陷观点的挑战。质量军缺陷的观点认为,对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次品率(如万分之一)可能是允许的,甚至是合理的。但对购头到这万分之一次品的消费者来说,他购买的就是百分之百的次而,他的权益也由此受到侵害。因此,将次品降力零,不但具有成伞效益上的合理性,而且对维护每个顾客的权益也是必要的。事实上,那些以质量零缺陷理念指导质量管理的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到了80年代中期,零缺陷理念进一步发展为健全质量理念,又一次向“次品”观念提出挑战。根据健全质量理念。生产出与目标值行偏差的产品就会带来损失,而且偏差越人损失也越大:因此、企业应追求在减少次品量的同时降低总质量成本,并逐步使产品能达到健全零缺陷状态,即可接受次品数为零的状态。
在现代质量成本优化理念下,总质量成本水平更具动态性。
- 0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 ...2019-11-04
- 02总资产变动情况分析2019-11-04
- 03负债结构分析应该考虑 ...2019-11-04
- 04多种产品组合的盈亏平 ...2019-11-04
- 05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2019-11-04
- 06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 ...2019-11-04
- 07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 ...2019-11-04
- 08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 ...2019-11-04
- 09资产结构分析的目的与 ...2019-11-04
- 01财务报表的组成和分类2019-11-04
- 02债务转为资本2019-11-04
- 03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 ...2019-11-04
- 0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 ...2019-11-04
- 05资产的计税基础2019-11-04
- 06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 ...2019-11-04
- 07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2019-11-04
- 08借款费用的范围2019-11-04
- 09实收资本接受现金资产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