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系统的选择
管理会计系统设计与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保障产品成本计算的推确性与相关性,改进企业的决策管理与控制工作。进一步地讲,就是要满足企业在全球性竞争中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管理会计系统的安排又不得不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作出抉择。从第四章到本章,我们从管理会计的角度,讨论了完全成本计算法、变动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计算法,并对每种成本讨算法的特点及优劣作了对比分析。结论是:历史地看,成本计算制度的发展从完全成本法到变动成本法,再到作业成本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每种成本计算制度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也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说企业都应选择作业成本计算制度,而放弃传统的完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呢?显然不能。实际上,在现实中,大部分企业依然在使用传统成本计算制度,这是人们按照成本一效益原则进行权衡的结果。
一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一效益分析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及其计算过程表明.作业成本法支持企业管理与控制的思想基础是: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总是优于相对不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而且随着成本动因数量的增加,准确性将普遍提高。
随着成本动国个数的增加,纳入到成本计算系统的制造费用动因便随之增加,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也就越高.但成本信息准确性的提高速率在下降。
准确性的增加,毫无疑问会使决策与控制活动更具有效率。然而.成本动因数的增加会位会计系统本身的工作量、复杂程度增大,使用这种会计系统所造成的决策与控制的机会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制度总成本增大。从这一点来说,设计百分之百准确的成本计算制度,对公司而言并非是最有效率的选择。
二、作业成本制度的实践
国外的研究与跟踪结果表明:目前,在实践中真正采用作业成本制度的企业并不多,有很多企业出于特定内部管理需要,只是局部地使用作业成本计算,但并未纳入会计报告体系。另外,有关管理行为方面的调查结果对我们认识问题更有启发。
需求是妨碍新系统使用的重要因素。另外,从决策管理与控制的角度看,经营部门(如工厂、销售)的经理更支持作业成本制度,这可能是新制度的成本信息更具决策相关性的原因。而抵制作业成本系统的人士主要是企业的职能控制部门(如会计和其他管理部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新成本制度会削弱他们的控制力。
总之,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两方面看,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成本计算制度.共推广普及的重要条件还不具备,传统的成本计算制度依然有其“适者生存”空间。但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见:作业成本制度毕竟是一种先进制度,代表着成本制度发展的未来趋势,这种趋势成为现实已为期不远。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管理会计系统的设计与安排必须要对这种新制度予以充分考虑。实际上,这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正因如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都把以作业成本制度为基础的决策管理与控制系统称为“现代管理与控制系统”,把与此相联系的管理会计(系统)称作“现代管理会计(系统)”。
- 0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 ...2019-11-04
- 02总资产变动情况分析2019-11-04
- 03负债结构分析应该考虑 ...2019-11-04
- 04多种产品组合的盈亏平 ...2019-11-04
- 05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2019-11-04
- 06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 ...2019-11-04
- 07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 ...2019-11-04
- 08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 ...2019-11-04
- 09资产结构分析的目的与 ...2019-11-04
- 01财务报表的组成和分类2019-11-04
- 02债务转为资本2019-11-04
- 03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 ...2019-11-04
- 0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 ...2019-11-04
- 05资产的计税基础2019-11-04
- 06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 ...2019-11-04
- 07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2019-11-04
- 08借款费用的范围2019-11-04
- 09实收资本接受现金资产 ...2019-11-04